空白合同,无限授权
在当今社会,经济活动日益频繁,合同作为经济生活中的重要法律文件,其重要性不言而喻。然而,在现实生活中,我们时常会遇到签署空白合同的情况。那么,在空白合同上签字,究竟意味着什么呢?本文将从民法典的角度出发,探讨签署空白合同的法律效力。
首先,我们需要了解意思自治原则在民法典中的地位。意思自治原则贯穿在整个经济生活领域,其实质是赋予民事主体以意思自由,在法律允许的范围内,自主决定自己的事务,自由从事各项民事活动,充分地实现自己的价值。为此,民法典明确规定,民事主体从事民事活动,应当遵循自愿原则,按照自己的意思设立、变更、终止民事法律关系。
在合同领域,意思自治表现为合同自由。合同自由不仅意味着缔结、形式、变更等方面的自由,同时还意味着当事人都要受到合同内容的约束。因此,对合同内容的审慎是合同自由原则下对民事主体权利义务的最大保护,也是民事主体的责任与义务。当民事主体自愿在空白合同上签字时,无疑是对合同权利义务内容的放任,应视为对合同的无限授权。
那么,签署空白合同是否会导致合同无效呢?从法典的角度来看,并非如此。民法典关于合同无效之规定主要包括无民事行为能力人实施的民事法律行为无效;行为人与相对人以虚假的意思表示实施的民事法律行为无效;违反法律、行政法规的强制性规定的民事法律行为无效。然而,签署空白合同并非上述情形,因此应认定为双方的真实意思表示,依法成立并发生法律效力。
此外,从保护交易的稳定性与便捷性的角度出发,签署空白合同也具有一定的合理性。在现实生活中,当事人作为完全民事行为能力人,如果签名、捺印时某合同条款存在空白,一般应推定其已经知晓该条款内容,或者表明其自愿放弃核实相关合同内容,并愿意承担由此带来的法律后果。
因此,法官提醒社会公众在签订相关合同时应当仔细审核合同内容,认真阅读合同文本。如果合同存在空白条款,双方应进一步磋商达成一致意见,并将合同填写完整。如果对某些条款暂时没有达成一致意见,宁可不签字也不要签署空白合同。须知签署空白合同即意味着无限授权合同相对方在空白部分填写相应内容,等于将自己的合同权利拱手让人,由此造成损失很可能只能由自己买单。
综上所述,在空白合同上签字视为对合同的无限授权,这一观点不仅符合民法典的意思自治原则,也符合合同自由原则的要求。同时,从保护交易的稳定性与便捷性的角度出发,这一观点也具有一定的合理性。因此,我们在签订合同时,应当充分了解双方的权利义务,审慎签字,避免签署空白合同所带来的风险。
推荐
-
-
QQ空间
-
新浪微博
-
人人网
-
豆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