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律咨询电话13712931166 

                        

                  

东城  南城  莞城  万江  道滘  洪梅  望牛墩  麻涌  石碣  高埗  石排 企石  石龙  松山湖  茶山  中堂  寮步 虎门  厚街  沙田 大朗 长安 大岭山  常平  樟木头 横沥  清溪  凤岗 东坑  桥头 黄江  谢岗

Dongguan Lawyer

网站首页 >> 经典案件 >>经济合同 >> 房子80万不卖,却选66万 一处房屋两份合同,法院认定原业主恶意串通
详细内容

房子80万不卖,却选66万 一处房屋两份合同,法院认定原业主恶意串通

房子80万不卖,却选66万 一处房屋两份合同,法院认定原业主恶意串通

作者:原创 信息来源:本站 发布时间:2019-03-14 浏览次数:3193

 


2019222日东莞时报A11

http://dgtimes.timedg.com/html/2019-02/22/content_1566991.htm

东莞时报记者 尹金钟 通讯员 叶美伶 来源:东莞时间网

 

一处房屋买卖出现两份交易合同,业主却宁愿选择低价合同。经查明,法院认定原业主与他人恶意串通损害第三人利益,认定为无效合同。

 

房东卖房后迟迟未办理过户手续

20151231日,朱女士与汪先生签订《房屋买卖合同》,约定朱女士将位于东莞市大朗镇某处房屋出售给汪先生,房屋转让总价款为66万元;其后汪先生支付定金1万元和首期房款60万元,房屋于2016416日交付使用,但产权过户手续迟迟没办妥。

汪先生称已多次催促朱女士办理仍没结果,因此,201745日,汪先生向东莞市第二人民法院提起诉讼,请求朱女士尽快办理房屋过户手续,并要求朱女士支付违约金13.2万元及利息。

然而与此同时,有第三人韩先生也向东莞市第二人民法院提出诉讼请求,称韩先生于2016112日与朱女士签订合同,约定将此处房屋出售给韩先生,价格为80万元,韩先生已支付定金5万元,但其后朱女士通过中介方退回定金。

韩先生认为汪先生与朱女士之间的合同属于恶意串通,要求法院确认汪先生与朱女士之间签订的房屋买卖合同无效。

 

一房两卖真假难辨?

本案分别于2017914日、2018711日进行公开开庭审理。

韩先生称,他和朱女士之间的买卖合同是通过第三方完成的,而汪先生和朱女士的买卖是熟人之间私下交易,未通过中介,故作假嫌疑很大。而且朱女士行为不符合常理,她违约的合同是价格较高的合同。

另外在汪先生支付了大部分款项后,朱女士却没有办理过户手续,汪先生交付的60万元转账也并未注明是购房款,韩先生认为是为虚假交易而制作的。

此外,朱女士在与韩先生的交易过程中从未表明过房屋已出售的事实,相反还在配合韩先生办理银行按揭手续。因此,韩先生认为汪先生与朱女士之间的合同属于恶意串通。

汪先生辩称,他和朱女士签订的房屋买卖合同系双方真实意思表示,内容不违反法律强制性规定,应受法律保护,韩先生的揣测无事实依据。房屋交易价款实际上两份合同约定的价值大致相当,因为韩先生签订的合同约定的税费是由朱女士承担,而朱女士与汪先生签订的合同则约定由汪先生承担。由于朱女士与汪先生签订的合同约定付款分三期付清,无需向银行申请贷款,这对于急需资金周转的朱女士来说非常具有吸引力。

 

法院判令:恶意串通合同无效

法院经审理查明,认为即使两份合同税费承担者不同,但其差距仍然是显而易见的,朱女士选择价低而非价高的合同,不合常理。根据物业管理费缴费记录,未有证据证明汪先生在房屋交接清单显示时间的2016416日之后以其名义缴纳20164月、5月的物业管理费。另外本案汪先生与朱女士之间现存仅有一份合同原件,朱女士解释为原件丢失,汪先生解释为他的原件出借给朱女士做另案使用。但法院认为,在尚未过户的情况下,如此重要的、唯一的文件借予对方却没有办理任何借用签收手续,显得不合理。而且根据鉴定结论,汪先生与朱女士签订的《房屋买卖合同》和《房屋交接清单》中两个朱女士的指印形成时间间隔仅为0.3个月,但两份文件落款时间却竟相差6个月之远,难以采信该两份文件的落款时间。

2018723日,东莞市第二人民法院对此案作出了一审判决,确认朱女士与汪先生的行为属于恶意串通,损害第三人利益,双方所签订的房屋买卖合同应当认定为无效合同,对于第三人韩先生的请求,予以支持,对于原告汪先生的诉讼请求,全部予以驳回。

收到判决书后,朱女士不服判决,遂向东莞市中级人民法院提起上诉。中级法院经审理,驳回上诉,维持原判。

 

法官说法 /是否会影响第三人利益   是判定恶意串通前提

主审本案的东莞市第二人民法院法官刘伍雄称,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合同法》第五十二条第(二)项的规定,恶意串通、损害国家、集体或者第三人利益的,合同无效。

根据条文规定,需要判断第三人(韩先生)对于原告(汪先生)与被告(朱女士)双方所签订的合同是否具有利益。根据查明事实,三方当事人均确认,第三人与被告于2016112日就涉案房屋签订《房地产买卖合同》。

被告未提交证据证实已与第三人达成解除合同合意,被告向中介方退回定金的方式尚不能足以证实该合同已经有效解除,因此,原、被告之间的合同效力,直接影响第三人利益是否能得到实现,故此认为第三人对此具有利益。

 

东莞时报.jpg


技术支持: 建站ABC | 管理登录
seo seo