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司法确认法:为劳动者权益保驾护航在2023年初,赵某、余某等人满怀希望地应聘到陈某所经营的餐馆,分别担任厨师、配菜员、服务员等职务。然而,令他们始料未及的是,尽管他们辛勤工作了一整年,老板陈某却以经营亏损为由,拖欠了他们五人的工资,合计高达16万余元。面对这一突如其来的困境,赵某等人多次尝试与陈某沟通,希望讨回自己的血汗钱,但均无果而终。由于双方没有签订劳动合同,赵某等人在维权过程中面临着证据匮乏的难题。 在多次讨要工资无果后,赵某等人并没有放弃,而是选择了向社区人民调解委员会提出调解申请。社区调委会在接到申请后,迅速介入,秉持公正、公平的原则,对双方进行了耐心的调解。在调委会的主持下,陈某与赵某等人终于达成了支付欠薪的调解协议。这一协议的达成,不仅为赵某等人讨回了应得的工资,也为双方解决纠纷找到了一条合法、有效的途径。 然而,调解协议的达成并不意味着问题的彻底解决。为了确保调解协议能够得到切实履行,赵某等人与陈某共同向法院申请了司法确认。司法确认,这一制度的设计初衷,正是为了保障调解协议的法律效力,确保当事人的合法权益得到有效维护。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民事诉讼法》的相关规定,经依法设立的调解组织调解达成的调解协议,可以申请司法确认。在申请司法确认的过程中,双方当事人需要在调解协议生效之日起30日内,共同向人民法院提出申请。人民法院在受理申请后,会依法对调解协议进行审查。如果调解协议符合法律规定,人民法院将裁定调解协议有效。一旦调解协议被裁定有效,就具有了强制执行的法律效力。如果一方当事人拒绝履行或者未全部履行调解协议,对方当事人可以向人民法院申请执行。 值得一提的是,人民调解组织调处纠纷和法院办理司法确认手续,均不收取任何费用。这不仅降低了当事人的维权成本,也进一步彰显了司法为民的宗旨。 赵某等人的案例,正是司法确认法在保障劳动者权益方面发挥作用的生动体现。通过司法确认,劳动者的合法权益得到了及时、有效的维护,也为社会的和谐稳定贡献了一份力量。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