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能源车拒保还是提高保费?

要么拒保要么提高保费

  与钱女士一样,北京昌平的张先生遭遇了相同经历。2023年1月入手一辆新能源汽车的他,在当年年底咨询续保问题时却被告知,保险报价1万多元,比第一年的报价直接涨了3000多元。

  “我是通过4S店工作人员联系的保险公司,因为无法接受如此离谱的涨价,我让工作人员帮我查了一下其他保险公司的报价,结果他告诉我其他公司都是拒保状态。但到底为什么大幅度涨价,又为什么拒保,没有一家保险公司明确说明理由。”张先生说,他还专门打过保险公司的官方电话,试图问出到底是哪里出了问题。“但客服一问三不知,只说系统里就是那么显示的,他们也查不到原因是什么。”

  后来张先生托4S店工作人员多方打听,才得知最开始的保险公司因张先生行车里程数过高,系统判定其车辆存在开网约车的风险,所以大幅度上涨了保费。“而由于这类数据是和其他保险公司共享的,所以其他保险公司也直接把我给拉黑拒保了。”

  最后,张先生放弃了以高价在该保险公司续保,而是选择了一个之前从未听说过的小保险公司。“从车主角度来说,我肯定更愿意选择大的保险公司,更安全也更有保障。但这些公司要么保费大幅度上涨,要么直接拒保,让我别无选择。”

  张先生把这一经历在新能源车友群里分享后,立刻得到另外两名车主的附和。其中一名车主是因为第一年选择在一家名不见经传的小保险公司投保,第二年想换保险公司时,被告知他没有上险记录,所以拒绝承保;另一名车主则是因为喜欢自驾,行车里程数较高,和张先生一样被系统判定为网约车而拒保,最后经申诉才得以以一个极高的保费价格为车辆续保。

  “我之前两辆车都是燃油车,从来没有遇到过这种情况。”这次经历让张先生觉得新能源汽车投保还有很多需要完善的地方,一个是保费涨跌是否应告知车主一个明确统一的标准,另一个是如果拒保起码告诉车主具体原因,并且提供一个申诉的渠道。“我根本没开网约车,里程数高是因为自驾游出行,但系统直接判定为网约车,完全没地方说理去。”

  值得注意的是,张先生在咨询多个保险公司时,有些保险公司拒保商业险,但提出可以为其承保交强险。还有的保险公司直接拒保所有险种。

  北京瀛和律师事务所律师韩晓娟介绍,保险公司拒保交强险是违法的。根据《机动车交通事故责任强制保险条例》,投保人在投保时应当选择从事机动车交通事故责任强制保险业务的保险公司,被选择的保险公司不得拒绝或者拖延承保。保险公司拒绝或者拖延承保机动车交通事故责任强制保险的、强制投保人订立商业保险合同的,由国务院保险监督管理机构责令改正,处5万元以上30万元以下罚款;情节严重的,可以限制业务范围、责令停止接受新业务或者吊销经营保险业务许可证。

  北京中银律师事务所高级合伙人索维华告诉记者,交强险不得拒绝承保,但商业险可以拒保。不过,保险公司如果在与车主洽谈商业险业务过程中,以“亏损严重”“要求附带购买其他险种”等为由拒保,或在事先未说明的情况下,大幅度上涨保费,要在缔约前向客户明确履行告知义务。

  “保险公司应当尽职尽责,在格式合同及销售保险产品的宣传材料中,根据新能源汽车的风险情况等相关因素确定承保的费率,并公开费率的计算标准和法定依据;在拒保时向客户充分说明拒绝的理由;对有新能源汽车投保意向的客户履行详尽的告知义务,避免因失职承担相应的法律责任。”索维华说。


推荐

  • QQ空间

  • 新浪微博

  • 人人网

  • 豆瓣

取消
建站ABC 建站ABC提供技术支持
  • 首页
  • 微信
  • 电话
  • 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