邻居安装监控摄像头,是否构成侵权?
带有摄像功能的智能门锁等产品是否会侵犯隐私权?
居民在门口安装摄像头或有摄像功能的智能门锁会有侵犯邻居隐私权的风险,依据民法典规定,隐私是自然人的私人生活安宁和不愿为他人知晓的私密空间、私密活动、私密信息,其核心在于不愿为他人知晓,而摄像头、具有摄像功能的智能门锁等,会记录邻居的个人行踪以及与其有来往的人员信息,这些通常都是自然人隐私权的保护范围。
侵害他人隐私权导致的法律责任根据法律规定的不同分为民事责任、行政责任和刑事责任,其中民事责任主要分为财产责任和非财产责任,财产责任如侵害他人隐私致受害人遭受严重精神损害的,受害人可以主张精神损害赔偿请求权;非财产责任如停止侵害、恢复名誉、赔礼道歉。
“如果有偷窥、偷拍、窃听、散布他人隐私行为的,依据治安管理处罚法,处5日以下拘留或者500元以下罚款;情节较重的,处5日以上10日以下拘留,可以并处500元以下罚款。”朱晓峰说,由于个人的私密信息既是个人信息,又是隐私,因此违法处理私密信息,情节严重的,还可能触犯刑法。
那么,个人安全与他人隐私的边界该如何平衡?
依据民法典规定,除法律另有规定或者权利人明确同意外,任何组织或者个人不得实施侵害他人隐私权的行为。居民个人在安装带有摄像功能的设备时,可以考虑与存在利害关系的邻居协商一致,在取得其同意的前提下进行安装,或者选择仅安装在室内,以避免可能发生的个人信息、隐私权侵害问题。
“若安装该设施的家庭被邻居投诉,社区居委会等相关主体应当与安装该设施的家庭友好沟通,建议其合法安装相关设备设施并对存在侵犯邻居隐私权的设备设施予以及时拆除。”
多位使用过带有摄像功能智能门锁的受访者建议,制造这些智能设备的厂家应该进一步规范行业标准,提升科技水平,既能够让使用者更便捷地操作设备、调整设备覆盖角度、范围等,防止侵犯他人隐私,还要确保上传到网络平台的信息安全,让科技更好地服务群众、提升安全感。
推荐
-
-
QQ空间
-
新浪微博
-
人人网
-
豆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