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镀作坊主的刑期:环保与犯罪的较量
在快速发展的现代社会,电镀行业以其巨大的经济价值,吸引了众多小规模作坊主。然而,这些作坊主往往忽视环保法规,以牺牲环境为代价追求经济利益。近期,一电镀作坊主因违法排放污水,被东莞市第三法院判处有期徒刑八个月,缓刑一年,并处罚金53万元,并被禁止在缓刑考验期内从事与排污有关的经营活动。这一判决,再次敲响了环保与犯罪较量的警钟。
从2018年6月起,被告人李某某在未取得相关资质及未办理任何手续的情况下,在其经营的五金店内陆续建成电镀槽并投入生产。他将未经环保处理的污水排放至市政污水管道,严重污染了环境。直到2022年12月,环保部门对该五金店进行检查,发现该车间污水管道积水超标严重。经检测,总铬超标1003倍、总镍超标28倍,总铝、总铜等污染物均超标。这一违法行为最终被东莞市生态环境局依法作出行政处罚决定。
然而,李某某并未因此收手。面对行政处罚,他反而选择主动到公安机关投案,企图逃避法律的制裁。东莞市第三法院经审理认为,李某某的行为已构成污染环境罪。考虑到李某某主动到案后,如实供述自己的罪行,主动缴纳行政处罚罚款及生态损害赔偿款,法院最终判处李某某有期徒刑八个月,缓刑一年,并处罚金53万元。
这一判决不仅体现了法律的公正严明,更彰显了环保的重要性。企业排放污水,应依法填报排污登记表或取得排污许可证,严格按照许可证要求排放污染物。偷排、乱排废水造成环境污染的,将依法受到处罚或追究刑事责任。在此告诫广大企业经营者特别是有排污需求的小企业、小作坊,切不可抱有侥幸心理。
环保部门应加大对电镀行业的监管力度,对违法排放行为严厉打击。同时,政府应积极引导企业转型升级,鼓励企业采用环保技术,减少污染排放。此外,公众也应提高环保意识,积极参与环保行动,共同守护我们的家园。
只有当环保成为每个人的自觉行为,我们才能真正实现可持续发展。让我们从自身做起,为保护环境贡献自己的一份力量。
推荐
-
-
QQ空间
-
新浪微博
-
人人网
-
豆瓣